最近更新文章的速度遲緩, 沒想到擺著擺著, 瀏覽人次竟到了15k, 最令我驚奇的是, 我從來沒有旅遊文章上過自己熱門文章的前五名, 於是自己也重新再讀了兩年前寫的文章, 摘錄其中一段話, 好像是再次講給自己聽的。
當地鐵門關上的那一剎那,我體會到,在生命裡和有些人的緣分,就是只存在某段短暫明確的時空,不會再多,也沒有什麼多餘迤靡不斷的情愫,結束了不會難過痛苦,而只是惆悵。
兩年後, 讀起來更有感觸, 也更加確信「緣分」的時效性。人與人緣分是有強度和時效性的。走在路上,與自己擦肩而過的路人、坐在咖啡廳隔壁桌不曾攀談甚至不會注意的陌生人、同在一間公司五年卻不認識彼此的同事,沒有偶然,這些都是被設定好但緣分淡的集結,和這些自己從未留意的人們,緣分就是只能這樣,不會再深。年輕時候的我,總會把巧合視為一種浪漫的相遇,投注許多夢幻美好的想像,但我現在明白了,那不是偶然,而是業力作用的必然發生。和自己緣分深業力強,彼此有共同未了結的課題的人,則會被召喚吸引到彼此的身邊,這些人會有關係的世俗名份,會是我們的朋友,最強的連結不是戀人,而是家人。
在我探尋的路上,我認為,原生家庭裡的成員,我們的父母、子女,在他們身上帶著自己最原始秘密的碎片和答案。許多創傷和經驗感受都起於此,影響之後的人格發展和人際互動,成為我們無意識寫在基因裡、流於血脈中的反射選擇。但是我們最在意的總是愛情,而把焦點放在檢討愛人,但這些人很多只是時效不長的過客。
話說到此,緣分業力的帳, 不會因為其中一方的生命終結而休止, 下一世再算, 生生不息, 是輪迴。
(以下寫於2014年)
這天的行程非常的"偶然"(contingency), 就像超現實布荷東的小說《娜嘉》(Nadja)一般地, 闖入我的旅行裡. 我在旅館吃早餐時, 有個中國到紐約讀碩士的留學生刻意坐到我旁邊, 開始跟我說話,
留學生問我:「你昨天也去了盧森堡對吧?!」
我嚇了一跳:「你怎麼知道啊!」
留學生:「我昨天九點多出地鐵站的時候,看到了你。因為你是華人,所以多留意了妳一下,我走在妳後面,沒想到妳跟我住同家旅館。」
我再問:「那你怎麼知道我去了盧森堡?」
留學生:「因為這裡的華人不多,做過功課的人都知道盧森堡一天就可以玩完,當天來回布魯塞爾,可以不用搬家。而且你看起來像自己來玩,反推盧森堡到比利時的到站時間,和我在地鐵站遇到你的時候,玩了一整天累了應該會直接回來休息,不會再去別的地方,所以我估計你肯定去了盧森堡,而且我們來回都搭同一班火車。」
我答:「好吧! 是這樣沒錯! 」
留學生:「你今天打算去哪?」
我答:「去找尿尿小童。 」
留學生:「沒別的了?」
我答:「還沒想好呢!」
留學生:「那你跟我走吧! 反正你也沒打算! 吃完早飯先去歐盟總部看看,路線都查好了。」
我答:「那好吧! 哈哈!」
就是這麼糊里糊塗的,我跟著這個中國留學生來到了這個永遠只存在新聞電視畫面的地方。見到旗海飄揚的歐盟總部,覺得:「哇! 真的是歐盟總部呢!」、「好像電影呢!」
當我拿起相機,站在這氣勢磅礡的建築物前拍照時,從觀景窗裡看到的人物,心中的OS是:「媽啊! 那是真人嗎?」甚至想衝過去問他們說:「欸! 你真的是真人嗎?」
不過為了不在大陸同胞面前,顯露出一副劉姥姥逛大觀園的鄉巴佬失態行為,暗自吞忍了極為洶湧的興奮情緒,險至內傷。
我(淑女貌):「真是壯觀呢!」
留學生:「是啊! 沒白來吧!」(老實說,在沒有跟許多大陸同志交談過的我,在當時,也覺得跟同志交談也是一件很電影的事!)("很電影"的注釋:我說很電影的意思,就是表示很不真實的感覺,通常運用在先前沒有發生過的經驗,可是在現實中卻發生了。)
我碰到的第二個中國留學生,和我一樣是個女生,卻取了個陽剛的名字。她的個子很嬌小,梳著馬尾,看起來害羞,但是講起話來卻非常明確果斷,毫不猶豫。她也做了一本自己的旅遊書,每當她跟我分享旅遊資訊時,總是非常快速有效率的翻到要秀給我看的那一頁。我問她是否有遇過,到一個新的城市,找不到地方住宿的窘境?她幽默的告訴我,如果真的碰到這樣的情況,大城市一定有Hilton和Sheraton。我會這麼問她是因為,我到布魯塞爾的時候,似乎遇上了當地的某個麼慶典,所有的飯店跟旅館都大爆滿,連120歐一晚的旅館都沒位。我原本住宿的旅館只能住到當天,隔天都被訂滿,還沒搞定隔天即將到來迫切的危機,當時竟然還有心情悠閒的跟人出去溜達, 正可謂是"活在當下"、 "及時行樂"的最佳寫照。
我問: 「我的媽啊!在歐洲住一晚Hilton或Sheraton,一晚要四五百歐吧?!」
留學生答: 「我如果遇上這種沒地方住,只好去Hilton或Sheraton "投宿"的"窘境",就當作是自己沒做好"功課"的"懲罰",順便當"度假"。」
我說: 「好吧! 我明天早上再出去晃晃碰碰運氣(多像被逼到絕境的賭徒會講的話),沒有的話,我也去Sheraton"度個假" 吧!」
逛完了歐盟總部,我跟這個中國留學生坐上地鐵,馬上就又要分道揚鑣了,她馬上啟程要去法國。臨走前,她給了我她的msn帳號。
她告訴我:「ㄟ,我覺得我們以後不會再見了,留這個也沒多大意義,不過你如果真的來華盛頓,可以來找我。」
我說:「好啊。」
然後她到站了,她踏出了車廂外,回頭跟我招招手,我也對她招招手,在心裡對她說:「再見啦! 李行。」
當地鐵門關上的那一剎那,我體會到,在生命裡和有些人的緣分,就是只存在某段短暫明確的時空,不會再多,也沒有什麼多餘迤靡不斷的情愫,結束了不會難過痛苦,而只是惆悵。
這個景點叫原子塔,我會到這兒來,就是李行送給我的景點,位在某線地鐵的最終站。
遠遠看到原子塔,覺得挺壯觀的。登上原子塔,我不由得傷春悲秋了起來,覺得時空真是瞬息萬變,前一天,李行才站在這兒看著一樣的風景。今日換我站在這兒,再看,已是黃粱一夢。
外面下著毛毛雨,天陰了,不知怎麼地,我好累,開始在倒數可以回國的日子。
留言列表